薰草
【拼音】:xūn cǎo
【结构】:薰(上下结构)草(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
引证解释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苏颂曰:“零陵香今湖广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
网络解释薰草薰草中国文学名罗勒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耐干旱,不耐涝,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佳。为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具圆锥形主根及自其上生出的密集须根。总状花序顶生于茎、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红色,伸出花萼,花期通常7-9月,果期9-12月,小坚果卵珠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国分布较广。
综合释义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苏颂曰:“零陵香今湖广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薰草[xūncǎo]植物名。豆科零陵香属,多年生草本。多长于湿地。茎呈方形,紫红色。叶似麻,呈椭圆形,绿色,对生。七月茎梢开淡紫色的小花,其香气如蘼芜。果实为黑色。可用以除臭。
汉语大词典香草名。即蕙草,俗名佩兰,又名零陵香。《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薰草》﹝集解﹞引苏颂曰:“零陵香今湖广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云薰草是也。”
国语词典植物名。豆科零陵香属,多年生草本。多长于湿地。茎呈方形,紫红色。叶似麻,呈椭圆形,绿色,对生。七月茎梢开淡紫色的小花,其香气如蘼芜。果实为黑色。可用以除臭。
读音:xūn
[xūn]
(名)〈书〉一种香草;也泛指花草香。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