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墙
【拼音】:mí hún qiáng
【注音】:ㄇ一ˊㄏㄨㄣˊㄑ一ㄤˊ
【结构】:迷(半包围结构)魂(左右结构)墙(左右结构)
【繁体】:迷魂牆
词语解释1.古代战垒名。迷魂墙[míhúnqiáng]⒈古代战垒名。
基础解释古代战垒名。
引证解释⒈古代战垒名。引《金史·强伸传》:“初,筑战垒於城外四隅,至五门内外皆有屏,谓之迷魂墙。”
综合释义古代战垒名。《金史·强伸传》:“初,筑战垒於城外四隅,至五门内外皆有屏,谓之迷魂墙。”
汉语大词典古代战垒名。《金史·强伸传》:“初,筑战垒于城外四隅,至五门内外皆有屏,谓之迷魂墙。”
读音:mí
[mí]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读音:hún
[hún]
(1)(名)灵魂:~儿。
(2)(名)指精神或情绪:梦绕~牵|神~颠倒。
(3)(名)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的精神:国~|民族~。
读音:qiáng
[qiáng]
(名)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壁|~根|~基|~头|~纸|城~|高~|围~|铜~铁壁|狗急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