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带子
【拼音】:hóng dài zi
【注音】:ㄏㄨㄥˊㄉㄞˋ˙ㄗ
【结构】:红(左右结构)带(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紅帶子
词语解释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红带子[hóngdàizi]⒈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
基础解释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
引证解释⒈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引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网络解释红带子红带子是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
综合释义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
汉语大词典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其他释义1.清代皇室旁支子孙的代称。清制,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凡觉罗皆系红色带为标志,故俗称觉罗为红带子。
1.千百件为新娘的事在等着办,红带子,丝绸彩饰,红灯笼都要悬挂,新郎的屋子要装饰。
2.还没有等我想玩我就看见一个排在我前面的小女孩被工作人员系上了红带子,她站到竹台上望着下面忽然她站在那里不敢跳了。
3.她头上扎着一根红带子,在一片白色的队伍里,能以这样引人注目的装饰自夸的,只有她一个人。
4.时至今日,就剩下些挂着“红带子”的人物了。
5.没有,不过,我们有了红带子、蓝丝线。
6.撕些红带子系胸前,作为志愿者标志。
7.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7大常见的现象,不知道您身边存在几种类似的现象?首先咱们从绑红带子开始说起。
8.这种套管在每个端口都有红带子标注.
9.没有,不过,我们有了红带子、蓝丝线。(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10.还没有等我想玩我就看见一个排在我前面的小女孩被工作人员系上了红带子,她站到竹台上望着下面忽然她站在那里不敢跳了。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96954/
读音:hóng,gōng
[hóng]
[ hóng ]1.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 gōng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读音:dài
[dài]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