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迹
【拼音】:sàn jì
【注音】:ㄙㄢˋㄐ一ˋ
【结构】:散(左右结构)迹(半包围结构)
【繁体】:散跡
词语解释犹浪迹,行踪无定。散迹[sànjì]⒈犹浪迹,行踪无定。
引证解释⒈犹浪迹,行踪无定。引宋张炎《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贺监犹狂,还散跡、千巖风露。”金赵元《村居夏日》诗:“官府不著名,散跡村落深。”
网络解释散迹散迹(散迹)
综合释义犹浪迹,行踪无定。宋张炎《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贺监犹狂,还散跡、千巖风露。”金赵元《村居夏日》诗:“官府不著名,散跡村落深。”
汉语大词典犹浪迹,行踪无定。宋张炎《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词:“贺监犹狂,还散迹、千岩风露。”金赵元《村居夏日》诗:“官府不著名,散迹村落深。”
其他释义1.犹浪迹,行踪无定。
读音:sàn,sǎn
[sàn]
[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读音:jì
[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