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节
【拼音】:sòng jié
【注音】:ㄙㄨㄥˋㄐ一ㄝˊ
【结构】:送(半包围结构)节(上下结构)
【繁体】:送節
词语解释1.谓节日送礼。2.送别使节。3.送还符节。4.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送节[sòngjié]⒈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⒉送别使节。⒊送还符节。⒋谓节日送礼。
引证解释⒈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白藏,指秋季。引三国魏曹丕《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唐李峤《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⒉送别使节。引唐杜甫《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河源。”仇兆鳌注引赵汸曰:“时遣使和好吐蕃,故用张騫寻河源故事。”明何景明《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⒊送还符节。引《晋书·谢玄传》:“河北骚动,玄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⒋谓节日送礼。引《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网络解释送节送节,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端午这天,在温州地区,对丈人家、外婆家、干爷、塾师,都需要送粽子和鱼肉等物,叫做“送节”,也叫“望节”,是拜望的意思。如果是婚后第一人端午,叫做“望头年”,也叫“送新庚”,有钱的人家,粽多至八十把,肉多至百余斤,其余鱼、鸡、鸭各一对。另外,还有果饵、枣、栗、荔枝、龙眼等等,丈人家回盘则是新夫妇夏天穿的衣服各几套,还有鞋袜、肚兜、扇子之类,并把子孙粽回还几个,是祝女儿多子多孙的意思。
综合释义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三国魏曹丕《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唐李峤《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白藏,指秋季。送别使节。唐杜甫《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河源。”仇兆鳌注引赵汸曰:“时遣使和好吐蕃,故用张騫寻河源故事。”明何景明《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河北骚动,玄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汉语大词典(1).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三国魏曹丕《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唐李峤《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白藏,指秋季。(2).送别使节。唐杜甫《东楼》诗:“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仇兆鳌注引赵汸曰:“时遣使和好吐蕃,故用张骞寻河源故事。”明何景明《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回旌已逼年。”(3).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河北骚动,玄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4).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英语off-air
其他释义1.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2.送别使节。3.送还符节。4.谓节日送礼。
1.开心笑容在绽放,快乐歌谣在传唱;吉祥雪花在飞舞,悠扬钟声在飘荡;圣诞礼物在派送,节日祝福在传递。祝你圣诞快乐!
2.开心的笑容在绽放,快乐的歌谣在传唱;吉祥的雪花在飞舞,悠扬的钟声在飘荡;幸福的脚步在迈近,美好的时光在悦动;圣诞的礼物在派送,节日的祝福在传递。朋友,圣诞到了,愿你欢乐。
3.马英九送节水器吁抗旱面对旱情持续吃紧,台当局呼吁全台进行节水总动员,呼吁全民落实日常生活中节水小动作。
4.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有的地方领导安排公款送节礼,为了逃避责任,与办公室主任、司机等串供,使纪委“久攻不下”。
5.我们向中美洲国家播送节目。
6.饭要吃,礼要送,节日祝福不能少。话要说,情要表,我的真心不能少。重阳到,天气凉,及时添衣不能少,佳节前,问候到,祝你事业高升,身体也要好。
7.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
8.声声鞭炮,传送节日的喜庆,串串烟花,展现新年的笑脸,真诚的祝福,在新春送上,愿君大吉大利,事事顺风顺水;吉祥如意,开心快乐永久;健康平安,幸福美满永远!
9.冬至夜漫长,护好脾和肾;平安夜祥和,平安又如意;圣诞节快乐,幸福把歌唱,提前派送节日的祝福,愿您健康开心,如意顺心,百事无忧,欢乐开怀!
10.总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你的问候,但今天是属于你的节日,再怎么忙也要为你送节日的祝福,祝你万圣节快乐!
读音:sòng
[sòng]
(1)(动)传送。
(2)(动)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款。
(3)(动)赠送:奉~|~礼。
(4)(动)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客|~朋友。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