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突
【拼音】:lái tū
【注音】:ㄌㄞˊㄊㄨ
【结构】:来(独体结构)突(上下结构)
【繁体】:來突
词语解释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来突[láitū]⒈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
基础解释谓突然而来。
引证解释⒈谓突然而来。引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及杏园开宴时,河中蒋相以故相守兵部尚书,其年子泳及第,相国欣然来突,众皆荣之。”
网络解释来突突然而来
综合释义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及杏园开宴时,河中蒋相以故相守兵部尚书,其年子泳及第,相国欣然来突,众皆荣之。”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
汉语大词典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及杏园开宴时,河中蒋相以故相守兵部尚书,其年子泳及第,相国欣然来突,众皆荣之。”
其他释义1.谓突然而来。语本《易.离》:'突如其来如。'
1.窗外一片黑暗,时不时还有海风呼啸的声音,屋里却很温暖,妻子静静的等待丈夫的归来,突然又一阵强烈的海啸洗卷而来!
2.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3.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4.“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5.作曲家从旋律、调性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阐述了他是怎样运用音乐语言来突出歌曲的戏剧性,同时又保留了歌曲的音乐性。
6.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年也看不见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7.赤壁大战中,东吴用来突袭曹军船队的纵火船,便是这种形体狭长、速度奇快的小型战船。
8.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包括面料的对比和色彩的对比来突出纽襻的设计等。
9.早上起来的时候,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和薄薄的窗帘溜了进来,突然发现这阳光是多么珍贵。
10.海浪踏着轻快的脚步往岸上漫步而来,突然又像个羞涩的姑娘往回轻跑而去;当遇到了岩石,它并没有咆哮而起,而是像个小伙子从岩石边慢慢地踱过。我听不到它的一声嚎。
读音:lái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tū
[tū]
(1)(副)猝然;突然。
(2)(动)猛冲:~围|~进。
(3)(副)突然:~增|~减。
(4)(形)高于周围:~出。
(5)(名)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