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人利物
【拼音】:jì rén lì wù
【注音】:ㄐ一ˋㄖㄣˊㄌ一ˋㄨˋ
【词性】:成语。
【简体】:济人利物
【繁体】:濟人利物
词语解释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济人利物[jìrénlìwù]⒈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引证解释⒈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引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岁大疫,亲旧有尽室病卧者,公每清旦輙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迴,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然后回来,復居于此。”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日》:“至其所奉耶穌之教,亦颇能以畏天克己,济人利物为心,不甚背乎圣人之道。”
综合释义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济人利物[jìrénlìwù]帮助他人,利益公众。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一点仁心天地知,济人利物孰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回,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
汉语大词典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岁大疫,亲旧有尽室病卧者,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回,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然后回来,复居于此。”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日》:“至其所奉耶稣之教,亦颇能以畏天克己,济人利物为心,不甚背乎圣人之道。”
国语辞典帮助他人,利益公众。济人利物[jìrénlìwù]⒈帮助他人,利益公众。引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一点仁心天地知,济人利物孰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回,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成语解释济人利物
辞典修订版帮助他人,利益公众。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一点仁心天地知,济人利物孰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回,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帮助他人,利益公众。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出:一点仁心天地知,济人利物孰能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转轮回,游戏他七八十年,做些济人利物的事。
其他释义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1.而马国华则因济人利物,好义轻财,率众御贼,修建险要隘口屡捍大患等而出名。
2.明人李晋德的《商人之歌》提出经商的目的是“济人利物”。
3.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症,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救。
4.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症,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救,幸忽观望,以免贻误。
5.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
6.要想适性怡情,济人利物,就必须时刻把握这个度,无过无不及,得中庸,即是养生做人。
7.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8.在诗歌创作方面,吕坤认为诗歌要“发乎情”、“写胸中自得之趣”和“我境”,要有“忧君爱国之意,济人利物之心”。
9.明人李晋德的《商人之歌》(编入《从商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提出经商的目的是“济人利物”。
10.明人李晋德的《商人之歌》(编入《从商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提出经商的目的是“济人利物”。(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 jǐ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lì
[lì]
(1)(形)锋利;锐利。
(2)(形)顺利;便利:不~|成败~纯。
(3)(名)利益:有~有弊。
(4)(名)利润或利息:暴~|本~两清。
(5)(动)使有利:毫不~己;专门~人。
(6)(Lì)姓。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