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分子
【拼音】:jī jí fèn zǐ
【注音】:ㄐ一ㄐ一ˊㄈㄣㄗˇ
【简体】:积极分子
【繁体】:積極分子
词语解释积极分子jījífènzǐ。1. 积极地和热心地支持某一事业的人。2. 有活动力又主动肯干的人。积极分子[jījífènzǐ]⒈积极地和热心地支持某一事业的人。英activist;enthusiast;⒉有活动力又主动肯干的人。例大学生联谊会校友和积极分子们。
基础解释1.热心而主动参与活动或某事的人。2.有活动力又主动肯干的人。
引证解释⒈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负责的人。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改霞从县城开毕土改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回来,浑身是劲。”于刚《回忆“一二九”时期的北师大》六:“参加南下宣传团的主要是学生骨干、积极分子。”⒉指在文娱、体育活动等某一方面比较热心的人。引陈朝玉陈同艺《使人恨·逗人乐·惹人爱》:“﹝陈述﹞早在小学读书时,就心灵手巧,是运动场上的积极分子。”
网络解释积极分子积极分子是为了支持某种事业的而积极进行对此种事业有贡献行为的活动的一类人。
综合释义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负责的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改霞从县城开毕土改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回来,浑身是劲。”于刚《回忆“一二九”时期的北师大》六:“参加南下宣传团的主要是学生骨干、积极分子。”指在文娱、体育活动等某一方面比较热心的人。陈朝玉陈同艺《使人恨·逗人乐·惹人爱》:“﹝陈述﹞早在小学读书时,就心灵手巧,是运动场上的积极分子。”
网友释义积极分子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表现出某种状态的一类人。
汉语大词典(1).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负责的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改霞从县城开毕土改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回来,浑身是劲。”于刚《回忆“一二九”时期的北师大》六:“参加南下宣传团的主要是学生骨干、积极分子。”(2).指在文娱、体育活动等某一方面比较热心的人。陈朝玉陈同艺《使人恨·逗人乐·惹人爱》:“﹝陈述﹞早在小学读书时,就心灵手巧,是运动场上的积极分子。”
国语辞典热心而主动参与活动或某事的人,如:「此次参加游行抗议的人,都是关心环保的积极分子。」积极分子[jījífènzǐ]⒈热心而主动参与活动或某事的人。例如:「此次参加游行抗议的人,都是关心环保的积极分子。」
其他释义①政治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负责的人。②在体育、文娱及社会活动等方面比较积极的人。
近义词 活跃分子
1.钟奎此刻真的是有点哭笑不得了,细想这张三曾经可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特么的带领一帮子敢死队的积极分子,搞得整个县城乌烟瘴气的,而此刻居然低首下气的在这求他。
2.他们不光是进行威胁,有时公然绑架苦主,甚至雇人放“黑枪”暗杀积极分子。
3.她逼迫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室里的积极分子。
4.学校表扬了十名学雷锋积极分子,其中有两名是我们班的。
5.电影跟随一个由摄影师、潜水员和以记录海豚捕猎为己任的积极分子组成的团队,记录了他们如何面对太地的官员、警察和渔民的敌对行为。
6.其间,他视察了阿穆尔电缆厂并会见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统一俄罗斯党积极分子等。
7.开源的提倡者将用户带到我们的社区,我们自由软件的积极分子应当挑起重任将自由这个议题带到他们的关注点中。
8.会见反对派的积极分子和独立播报的记者都要在吵闹的咖啡馆或是餐馆里,或是在公园里。
9.但是,像大多数有良知的人,当看到动物权益积极分子最近在孵化场录制的雏鸡被活活碾碎的视频,我感到既恶心又震惊。
10.每次学潮,时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闻一多都反对学生罢课,主张开除学运积极分子,由此被学生指责为“准法西斯蒂主义者”。
读音:jī
[jī]
(1)(动)积累:~少成多|日~月累|~土成山。
(2)(形)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习|~弊。
(3)(名)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奶~|捏~。
(4)(名)乘积的简称。
读音:jí
[jí]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读音:fēn,fèn
[fè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