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共气
【拼音】:tóng shēng gòng qì
【注音】:ㄊㄨㄥˊㄕㄥㄍㄨㄥˋㄑ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同聲共氣
词语解释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亦作:同声同气同声共气[tóngshēnggòngqì]⒈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亦作:同声同气。
基础解释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亦作:[[同声同气]]。
引证解释⒈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亦作“同声同气”。引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清李渔《怜香伴·狂喜》:“你如今只晓得同声共气的快乐,不曾想到分房独宿的凄凉。”⒈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亦作“同声同气”。引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清李渔《怜香伴·狂喜》:“你如今只晓得同声共气的快乐,不曾想到分房独宿的凄凉。”成语解释同声共气
出处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其他释义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1.我和你们其他三位师傅研习半生,也才练成三成,所以你们四人一定要同声共气,遇到强敌才能化险为夷,保全自身。
2.,想必二人在以儒驳玄这一点上,是同声共气的;顾觊之十分赏识顾欢的学术,令其子孙师从顾欢。
3.韩国的邻国有可能也会与其同声共气,就算不是为了韩国也得为自己。
4.大族往往有同声共气的盟友——大都是超出“五服”。
5.正是,兰亭七友虽然排了位序,但我们因同声共气而相聚,更象是好朋友。
6.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在场很多人的同声共气,显然这些人员大多都是奉了命令出城的,此刻见到有人抬出风雨的名头,故而纷纷响应。
7.想必二人在以儒驳玄这一点上,是同声共气的;顾觊之十分赏识顾欢的学术,令其子孙师从顾欢。
8.写这封信,法国和德国是意欲为欧盟春季理事会的准备工作作出贡献,让整个欧洲在G20集团峰会上同声共气。
9.韩国的邻国有可能也会与其同声共气,就算不是为了韩国也得为自己。[https://www.chazidian.com/zj-178266/查字典造句]
10.韩国的邻国有可能也会与其同声共气,就算不是为了韩国也得为自己。【www。chazidian。com/zj-178266/查字典造句】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gòng,gōng
[gòng]
[ gòng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gōng ]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读音:qì
[qì]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