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蛔之死
【拼音】:náo huí zhī sǐ
【注音】:ㄋㄠˊㄏㄨㄟˊㄓㄙˇ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⒈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成语解释蛲蛔之死
基础解释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
综合释义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燕书》:“蛲蛔所藉以生者,在人肠胃之中也。”
网友释义蛲蛔之死,是汉语词汇,出自《燕书》。
出处《燕书》
其他释义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
读音:náo
[náo]
(名)蛲虫;寄生虫;白色;像线头。寄生在人的小肠下部和大肠里;雌虫常从肛门爬出来产卵。
读音:huí
[huí]
(名)蛔虫;寄生虫。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ǐ
[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