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时养晦
【拼音】:zūn shí yǎng huì
【注音】:ㄗㄨㄣㄕˊ一ㄤˇㄏㄨㄟˋ
【词性】:成语。
【简体】:遵时养晦
【繁体】:遵時養晦
词语解释谓顺应时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基础解释同/'遵养时晦/',遵:遵循。养:保养。时:时势。晦:韬晦。指顺应时势变化,暂时退隐以等待时机。也作“遵时养晦”。
引证解释⒈同“遵养时晦”。引明张煌言《上监国启》:“昨差官自思明州回,始知主上移蹕金门之信。当此汉厄未回,即遵时养晦,尚无其地,是臣所为日夕徬徨者也。”章炳麟《致伯中书》之四:“僕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
综合释义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仆拟~,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遵时养晦[zūnshíyǎnghuì]暂时退隐,以等待时机。明.汤显祖〈答王宇泰太史〉:「门下且宜遵时养晦,以存其真。」也作「遵养时晦」。
网友释义遵时养晦(zūnshíyǎnghuì):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出自《诗经·周颂·酌》。
汉语大词典同“遵养时晦”。明张煌言《上监国启》:“昨差官自思明州回,始知主上移跸金门之信。当此汉厄未回,即遵时养晦,尚无其地,是臣所为日夕徬徨者也。”章炳麟《致伯中书》之四:“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
国语辞典暂时退隐,以等待时机。明.汤显祖〈答王宇泰太史〉:「门下且宜遵时养晦,以存其真。」也作「遵养时晦」。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暂时退隐,以等待时机。明˙汤显祖˙答王宇泰太史:门下且宜遵时养晦,以存其真。亦作遵养时晦。
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其他释义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近义词 遵养时晦
1.如上霸主都通过自己的营销策略遵时养晦,远见卓识,广思集意而最终分的天下一杯羹。
2.遵时养晦寻常事,鸿志宁容燕雀猜。
3.太阳既没,天地黑暗,前途莫测,喻君子处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时养晦,所以卦名曰明夷。(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4.太阳既没,天地黑暗,前途莫测,喻君子处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遵时养晦,所以卦名曰明夷。【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21630/】
5.仆拟遵时养晦,以待政府之稔恶,其时排去一二佞人,有如摘果。◎章炳麟《致伯中书》四
读音:zūn
[zūn]
(动)遵循;依照:~命|~行|~循|~守|~旨。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读音:huì
[huì]
(1)(名)夏历每月的末一天:~朔。
(2)(形)昏暗;不明显:~涩|隐~。
(3)(名)夜晚:风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