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凤
【拼音】:tóng huā fèng
【注音】:ㄊㄨㄥˊㄏㄨㄚㄈㄥˋ
【结构】:桐(左右结构)花(上下结构)凤(半包围结构)
【简体】:桐花凤
【繁体】:桐花鳳
词语解释鸟名,即蓝喉太阳鸟。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桐花凤[tónghuāfèng]⒈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引证解释⒈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引唐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灵禽五色,小於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所往。”宋梅尧臣《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诗:“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亦省称“桐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俄有桐凤翔集,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
网络解释桐花凤桐花凤,tónghuāfèngㄊㄨㄙˊㄏㄨㄚㄈㄥˋ桐花凤(桐花凤)鸟名,即蓝喉太阳鸟。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综合释义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唐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磯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灵禽五色,小於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所往。”宋梅尧臣《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诗:“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亦省称“桐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俄有桐凤翔集,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
汉语大词典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唐李德裕《画桐花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暮春,有灵禽五色,小于玄鸟,来集桐花,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所往。”宋梅尧臣《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诗:“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亦省称“桐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俄有桐凤翔集,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
国语辞典动物名。一种鸟,形似鹦鹉,但体型较小。暮春时常栖息在桐花树上,性喜吸桐花朝露,故称为「桐花凤」。桐花凤[tónghuāfèng]⒈动物名。一种鸟,形似鹦鹉,但体型较小。暮春时常栖息在桐花树上,性喜吸桐花朝露,故称为「桐花凤」。
其他释义1.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读音:tóng
[tóng]
1.泡桐。
2.油桐。
3.梧桐。
4.(Tóng)姓。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fèng
[fèng]
(1)(名)凤凰:龙~|丹~朝阳。
(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