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居士
【拼音】:xiāng shān jū shì
【注音】:ㄒ一ㄤㄕㄢㄐㄨㄕˋ
【简体】:香山居士
【繁体】:香山居士
词语解释唐代诗人白居易晩年的别号。香山居士[xiāngshānjūshì]⒈唐代诗人白居易晩年的别号。
引证解释⒈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别号。引《旧唐书·白居易传》:“会昌中,﹝白居易﹞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鳩杖,自称香山居士。”宋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词:“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白居易﹞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综合释义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别号。《旧唐书·白居易传》:“会昌中,﹝白居易﹞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鳩杖,自称香山居士。”宋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词:“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白居易﹞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香山居士[xiāngshānjūshì]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因曾构石楼于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参见「白居易」条。
国语辞典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因曾构石楼于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参见「白居易」条。香山居士[xiāngshānjūshì]⒈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号。因曾构石楼于香山,故称为「香山居士」。参见「白居易」条。
其他释义1.唐代诗人白居易晩年的别号。
1.值李唐中兴之运,贤才轶出,有讳居易之乐天者,生而敏悟绝人,及壮,文章词赋甲天下……做《琵琶行》……晚年益耽诗酒,结香山书社,又称香山居士。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jū
[jū]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