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
【拼音】:yún jū
【注音】:ㄩㄣˊㄐㄨ
【结构】:云(独体结构)居(半包围结构)
【繁体】:雲居
词语解释1.犹隐居。2.指隐居之所。云居[yúnjū]⒈犹隐居。⒉指隐居之所。
基础解释犹隐居。指隐居之所。
引证解释⒈犹隐居。引唐贾岛《送徐员外赴河中》诗:“云居间独往,长老出房迎。”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无锡乡僧道昌,蚤岁周游诸方,在庐山云居。”⒉指隐居之所。引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任渊注:“江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絶顶。”
网络解释云居云居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云居山之巅,又名上庵寺,云居山位于闽江与鳌江之间,距县城7.5公里。唐代即建寺于此,宋元屡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建,到民国年间,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部分倒塌。民国六年(1917年)圆庆上人和明性法师驻锡于此,着手修缮寺宇,开荒种地,初创业基。
综合释义犹隐居。唐贾岛《送徐员外赴河中》诗:“云居间独往,长老出房迎。”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无锡乡僧道昌,蚤岁周游诸方,在庐山云居。”指隐居之所。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任渊注:“江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絶顶。”
汉语大词典(1).犹隐居。唐贾岛《送徐员外赴河中》诗:“云居间独往,长老出房迎。”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一:“无锡乡僧道昌,蚤岁周游诸方,在庐山云居。”(2).指隐居之所。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诗之二:“南楼槃礴三百尺,天上云居不足言。”任渊注:“江南谚曰:‘天上云居,地下归宗。’盖云居在山之绝顶。”
1.天寿山、密云、居庸关、古北口一带,城垣墩台驿堡倒裂不可胜计,人有压死者,命拨京营军士二千人修理居庸关楼檐墩台,命工部右侍郎贾俊督修天寿山四陵。
2.筱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等。
3.昨天,房山石经研究成果发布会在房山区云居寺药师殿院南配殿举行。
4.凌云拿着孙雷的传音符,戴上斗笠,走出坊市,来到执事殿,径直到资源大厅,购买了四瓶每瓶五十灵石的固元丹,方回转凌云居。
5.随后的时间里,李震元走前面,李云居后,一边看书一边走路,也多亏最近的锻炼,李震元也有意将速度降低,大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身后的李云身上。
6.位于京西南房山的云居寺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经纳宝、祈福迎祥的福地。
7.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8.菊庵圆寂后,其灵骨一部分葬于河北省新城县的云居寺,一部分由其弟子子文等葬于黄华山觉仁寺和玉泉寺,一部分留在了少林寺塔林。
9.远览如倚天长剑,近视若破土春笋,这是对云居院塔的比喻,妥帖优美。
10.京城西北丘陵及山麓一带多名胜古迹,如上方山、香山、八大处、潭拓寺、戒台寺、石花洞、云居寺、十渡等,是京城人春日郊游的好去处。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
读音:jū
[jū]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