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堂
【拼音】:duì táng
【结构】:对(左右结构)堂(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民间司法纠纷词语,在解决司法纠纷的过程中,被告与原告在法庭中的相互辩护。
基础解释民间司法纠纷(打官司)词语(对簿公堂),在解决司法纠纷的过程中,被告与原告在法庭中(衙门公堂)的相互辩护(对堂)。
综合释义在解决司法纠纷的过程中,被告与原告在法庭中(衙门公堂)的相互辩护(对堂)。出处:《大清朝律法》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读音:táng
[táng]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