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绳
【拼音】:jīn shéng
【注音】:ㄐ一ㄣㄕㄥˊ
【结构】:金(上下结构)绳(左右结构)
【繁体】:金繩
词语解释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借指地平线。金绳[jīnshéng]⒈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禅,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⒉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⒊借指地平线。
引证解释⒈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引《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⒉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引唐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王琦注引《法华经》:“国名离垢,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看金绳宝筏相招,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清吴伟业《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嵐光浮翠黛,塔势界金绳。”⒊借指地平线。引唐刘长卿《龙门八咏·退公龛》:“閒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康有为《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诗:“空濛海月上金绳,又看秋宵香港灯。”
网络解释金绳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
综合释义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唐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王琦注引《法华经》:“国名离垢,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看金绳宝筏相招,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清吴伟业《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嵐光浮翠黛,塔势界金绳。”借指地平线。唐刘长卿《龙门八咏·退公龛》:“閒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康有为《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诗:“空濛海月上金绳,又看秋宵香港灯。”
汉语大词典(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禅,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2).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唐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王琦注引《法华经》:“国名离垢,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看金绳宝筏相招,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清吴伟业《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岚光浮翠黛,塔势界金绳。”(3).借指地平线。唐刘长卿《龙门八咏·退公龛》:“閒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康有为《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诗:“空濛海月上金绳,又看秋宵香港灯。”
其他释义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禅,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唐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2.佛经谓离垢国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3.借指地平线。
1.过街楼为砖木结构,西观音院在路西侧,东观音院在路东侧,两院之间有过街楼相接,楼下形成一个门洞,阳面砖额刻有“觉岸”字样,阴面为“金绳”。
2.平生不修菩提果,顿开金绳扯玉锁,忽地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3.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4.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https://www。chazidian。com/zj-251171/造句网)
5.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金绳造句)
6.过街楼为砖木结构,西观音院在路西侧,东观音院在路东侧,两院之间有过街楼相接,楼下形成一个门洞,阳面砖额刻有“觉岸”字样,阴面为“金绳”。https://www。chazidian。com/zj-251171/查字典造句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shéng
[shéng]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