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风
【拼音】:zǔ fēng
【注音】:ㄗㄨˇㄈㄥ
【结构】:祖(左右结构)风(半包围结构)
【繁体】:祖風
词语解释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祖风[zǔfēng]⒈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
引证解释⒈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引唐顾云《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乃孙屈跡寧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旧唐书·魏謩传》:“宣宗每曰:‘魏謩绰有祖风,名公子孙,我心重之。’”清钱谦益《祖锺华赠中大夫南京光禄寺卿制》:“节身乃用以昌后,餘其善庆,詒尔孙谋,试观世德之蝉连,益见祖风之绵邈。”《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我们的青年美术家都大有祖风……对于外来的美术流派和表现手法,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网络解释祖风祖风是出自《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是指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
综合释义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唐顾云《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乃孙屈跡寧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旧唐书·魏謩传》:“宣宗每曰:‘魏謩绰有祖风,名公子孙,我心重之。’”清钱谦益《祖锺华赠中大夫南京光禄寺卿制》:“节身乃用以昌后,餘其善庆,詒尔孙谋,试观世德之蝉连,益见祖风之绵邈。”《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我们的青年美术家都大有祖风……对于外来的美术流派和表现手法,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汉语大词典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唐顾云《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乃孙屈迹宁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旧唐书·魏谟传》:“宣宗每曰:‘魏谟绰有祖风,名公子孙,我心重之。’”清钱谦益《祖钟华赠中大夫南京光禄寺卿制》:“节身乃用以昌后,馀其善庆,诒尔孙谋,试观世德之蝉连,益见祖风之绵邈。”《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我们的青年美术家都大有祖风……对于外来的美术流派和表现手法,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其他释义1.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
1.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翟鸿燊
2.吕四祖风趣道:“在宝葫芦上旋上一天也满开心的,正好练练剑术……”。[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4598/祖风造句]
3.吕四祖风趣道:“在宝葫芦上旋上一天也满开心的,正好练练剑术……”。【www.chazidian.com查字典祖风造句】
读音:zǔ
[zǔ]
(1)(名)父母亲的上一辈:~父|~母。
(2)(名)祖宗:~产|~坟|~籍|~上|~业|~遗。
(3)(名)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师|鼻~。
(4)(名)姓。
读音:fēng
[fē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