鲰儒
【拼音】:zōu rú
【注音】:ㄗㄡㄖㄨˊ
【结构】:鲰(左右结构)儒(左右结构)
【繁体】:鯫儒
词语解释1.迂腐的儒士。2.犹鲰生。自称的谦词。鲰儒[zōurú]⒈迂腐的儒士。⒉犹鲰生。自称的谦词。
基础解释迂腐的儒士。犹鲰生。自称的谦词。
引证解释⒈迂腐的儒士。引《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嚣浮士子,闒茸鯫儒,昧管葛济时之才,无王谢扶颠之业。”⒉犹鲰生。自称的谦词。参见“鯫生”。引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鯫儒献颂,永孚千秋。”
网络解释鲰儒zōurú
综合释义迂腐的儒士。《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嚣浮士子,闒茸鯫儒,昧管葛济时之才,无王谢扶颠之业。”犹鲰生。自称的谦词。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鯫儒献颂,永孚千秋。”参见“鯫生”。
网友释义zōurú注音ㄗㄡㄖㄨˊ1.迂腐的儒士。《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嚣浮士子,闒茸鲰儒,昧管葛济时之才,无王谢扶颠之业。”2.犹鲰生。自称的谦词。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鲰儒献颂,永孚千秋。”参见“鲰生”。
汉语大词典(1).迂腐的儒士。《旧唐书·萧遘孔纬等传论》:“嚣浮士子,阘茸鲰儒,昧管葛济时之才,无王谢扶颠之业。”(2).犹鲰生。自称的谦词。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鲰儒献颂,永孚千秋。”参见“鲰生”。
读音:zōu
[zōu]
(1)(名)〈文〉小鱼。
(2)(形)小;指人的渺小浅陋:~生(对人的蔑称;对自己的谦称)。
读音:rú
[rú]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