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切智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一切智

一切智

【拼音】:yī qiè zhì

【注音】:一ㄑ一ㄝˋㄓˋ

【结构】:一(独体结构)切(左右结构)智(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一切智[yīqièzhì]⒈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基础解释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

引证解释⒈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如,指真如。引《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

网络解释一切智梵语sarvajña。指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音译为、萨婆若,萨云然。系三智之一。

综合释义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一切智[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汉语大词典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其他释义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诸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一切智造句更多 >>

1.如来是通过修习禅定开悟的,那么我们只要穷心参究于禅定,也就会发生无漏的根本智而证得一切智智。

2.何谓禅易投资?禅佛洞烛一切,观照万法,微显阐幽,博综宇宙,深藏一切智慧。

3.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4.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

5.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6.指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释三慧品所说之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7.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8.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9.一切知识的获得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10.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qiē,qiè

[qiè]

[ qiē ]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 qiè ]

1. 密合,贴近:切当(dàng )。切肤(切身)。切己。亲切。

2. 紧急:急切。迫切。

3. 实在:切忌。恳切。

4.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读音:zhì

[zhì]

(1)(形)有智慧;聪明:~者|~取。

(2)(名)智慧;见识:~略|~能|~巧|~勇。

(3)姓。

一切智相关成语

一切智相关词语

包含一切智的歇后语

上一个:一切经

下一个:一切法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