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气
【拼音】:yī tuō qì
【注音】:一ㄊㄨㄛㄑ一ˋ
【结构】:一(独体结构)脱(左右结构)气(独体结构)
【繁体】:一脫氣
词语解释见“一托气”。一脱气[yītuōqì]⒈见“一托气”。
基础解释见“[[一托气]]”。
引证解释⒈见“一托气”。
汉语大词典见“一托气”。《汉语大词典》:一托气(一托气) 拼音:yītuōqì亦作“一脱气”。亦作“一掇气”。犹言一口气。多形容赶路紧张,毫不停顿。元无名氏《雁门关》第四折:“一托气直奔数十里,遍体汗浑如水洗。”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托气走将来,两只脚不暂歇。”元张显之《酷寒亭》第二折:“我如今一脱气直走向京都地,一句句向哥哥说知。”元无名氏《行香子·禄山忆杨妃》套曲:“从蓟州渔阳县,一掇气走喏来近远,竭竭的赶场忧,刚刚的落声喘。”
其他释义1.见'一托气'。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tuō
[tuō]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读音:qì
[qì]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