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山
【拼音】:yān rán shān
【注音】:一ㄢˋㄖㄢˊㄕㄢ
【结构】:燕(上中下结构)然(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燕然山
【繁体】:燕然山
词语解释1.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燕然山[yànránshān]⒈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基础解释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引证解释⒈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引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请缨不繫越,且向燕然山。”唐于濆《塞下曲》:“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
网络解释燕然山燕然山:1、实体上,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2、代指含义:在中国古典诗词里也代表征战对象,因为,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燕然山之战及东汉时期打败北匈奴时有著名的燕然勒功,所以代表中国—外敌关系里的征战对象。
综合释义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请缨不繫越,且向燕然山。”唐于濆《塞下曲》:“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山名。杭爱山的古称。参见「杭爱山」条。
汉语大词典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唐于濆《塞下曲》:“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
国语辞典山名。杭爱山的古称。参见「杭爱山」条。燕然山[yānránshān]⒈山名。杭爱山的古称。参见「杭爱山」条。
1.多年前我披着时间,逆着风走过燕然山。
2.多年前披着时间,逆着风走过燕然山.(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燕然山造句)
3.多年前披着时间,逆着风走过燕然山.[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33994/造句网]
4.多年前披着时间,逆着风走过燕然山.www.chazidian.com/zj-333994/查字典造句
读音:yàn,yān
[yān]
[ yàn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
[ yān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燕赵。燕山。燕京。
2. 姓。
读音:rán
[rán]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