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簿
【拼音】:yú lín bù
【注音】:ㄩˊㄌ一ㄣˊㄅㄨˋ
【结构】:鱼(上下结构)鳞(左右结构)簿(上下结构)
【繁体】:魚鱗簿
词语解释见“鱼鳞图册”。鱼鳞簿[yúlínbù]⒈见“鱼鳞图册”。
基础解释见“[[鱼鳞图册]]”。
引证解释⒈见“鱼鳞图册”。
汉语大词典见“鱼鳞图册”。《汉语大词典》:鱼鳞图册(鱼鳞图册) 拼音:yúlíntúcè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清光绪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宋楼钥《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熙宁……自有保甲法,鱼鳞簿是也。”《明史·食货志一》:“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清史稿·食货志一》:“寻又丈放凤凰、岫岩、安东苇塘约十馀万亩,按地编号,具鱼鳞图册,事在光绪末年。”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张士诚从起兵到败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其他释义1.见'鱼鳞图册'。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lín
[lín]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
读音:bù
[bù]
1.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