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殳
【拼音】:táo shū
【注音】:ㄊㄠˊㄕㄨ
【结构】:桃(左右结构)殳(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桃木做的殳杖。桃殳[táoshū]⒈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
引证解释⒈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引桓公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桓公説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网络解释桃殳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
综合释义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桓公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桓公説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网友释义桃殳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桓公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於桃殳。’桓公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汉语大词典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齐桓公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桓公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于桃殳。’桓公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
其他释义1.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
读音:táo
[táo]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读音:shū
[shū]
(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竹子做成;有棱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