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思
【拼音】:yú shèn sī
【繁体】:于慎思
【拼音】:yú shèn sī
词语解释明人,于慎行之弟,字无妄,号航隐,着有《庞眉生集》。见《明诗纪事·卷六十四·庚》。
网友释义于慎思(1531—1588):字无妄,号航隐,又号庞眉生,小字襕衫。东阿诸生、太学生。善古歌行,尤工古赋,有《庞眉生集》、《群书题跋》等。受其父于仳影响,少年负志,博览群书,尤爱兵家著论,且记性极强,过诵而不忘。家居东阿西济水与大清河交汇处的王庄,即现班鸠店镇王庄。曾随父戎边。受大中丞张子立青睐。十九岁入乡试时,因考场兵备森严,强令考生解衣光脚,视考生如犯人,因而恼怒,从此不再科试。万历十五年,于慎思入京师,居于慎行官坻,“欲试词林游太学”,不幸逝世于京师,享年五十八岁。朝中各部,皆去挽吊。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shèn
[shèn]
(1)(形)谨慎;小心:不~。
(2)(名)姓。
读音:sī,sāi
[sī]
[ sī ]1. 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
2. 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
3. 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
4. 姓。
[ sāi ]1.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