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拆鱼
【拼音】:xiāo chāi yú
【注音】:ㄒ一ㄠㄔㄞㄩˊ
【结构】:萧(上下结构)拆(左右结构)鱼(上下结构)
【繁体】:蕭拆魚
词语解释1.亦作'萧拆鱼'。2.一种以蒿艾承托曝晒而成的干鱼。
基础解释见/'萧折鱼/'。
引证解释⒈见“萧折鱼”。
网络解释萧拆鱼萧拆鱼是汉语词汇,读音suchaiyu,出自三国魏曹操《四时食制》。
汉语大词典见“萧折鱼”。《汉语大词典》:萧折鱼(萧折鱼) 拼音:xiāoshéyú亦作“萧拆鱼”。一种以蒿艾承托曝晒而成的干鱼。三国魏曹操《四时食制》:“萧拆鱼,海之乾鱼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鲍鱼》:“鲍,即今之乾鱼也,鱼之可包者,故字从包。《礼记》谓之薧,《魏武食制》谓之萧折,皆以萧蒿承曝而成故也。”
其他释义1.见'萧折鱼'。
读音:xiāo
[xiāo]
(1)(形)萧索;萧条:~瑟|~然。
(2)姓。
读音:chāi,cā
[chāi]
[ chāi ]1. 把合在一起的弄开:拆信。拆洗。拆卸。拆字。
2. 〔拆白〕方言,流氓骗取财物。
3. 分散,毁掉:拆散。拆台。拆迁。
[ cā ]1. 方言,排泄(大小便):拆烂污(喻不负责任)。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