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行
【拼音】:zuǒ xíng
【注音】:ㄗㄨㄛˇㄒ一ㄥˊ
【结构】:左(半包围结构)行(左右结构)
【简体】:左行
【繁体】:左行
词语解释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左行[zuǒxíng]⒈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
基础解释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
引证解释⒈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引《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頡,其书下行。”⒉春秋晋国三支步兵中的一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参见“三行”。引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三行无佐,疑大夫帅。”⒊复姓。汉有左行恢。见《万姓统谱》。
网络解释左行古代天文学家有关天体运动的理论,虽然不是日月星宿的真正运行情况,但对于观测天体运动状况及制定历法等,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综合释义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頡,其书下行。”春秋晋国三支步兵中的一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復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三行无佐,疑大夫帅。”参见“三行”。复姓。汉有左行恢。见《万姓统谱》。文字自右而左的书写方式。《法苑珠林.卷一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汉语大词典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祛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1).春秋晋国三支步兵中的一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杜预注:“晋置上、中、下三军,今复置三行以辟天子六军之名。三行无佐,疑大夫帅。”参见“三行”。(2).复姓。汉有左行恢。见《万姓统谱》。
国语辞典文字自右而左的书写方式。左行[zuǒxíng]⒈文字自右而左的书写方式。引《法苑珠林·卷一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辞典修订版文字自右而左的书写方式。《法苑珠林.卷一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其他释义1.文字自右而左横写横排的形式。
1.虽然作为洛木一族的首领,宗次郎的权力还是掣肘于四大长老,左行智蛇。
2.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使两者错开。
3.下了石桥往左行,路上行人依稀,小摊小贩也逐渐少了,看来这里是到了官家或者富人贵族的集居地,治安管理的严厉些,那些小贩们可不想自讨没趣。
4.该文认为,阿尔金山走滑断裂构造是一巨型左行左列走滑断裂兼逆冲推覆和韧性剪切性质的断裂构造带。
5.而临展厅左宽右窄,入口居中,观众在入口处只能看见左边的展柜和布景,因此多为左行。
6.它们走向北西,雁行斜列,左行走滑。
7.左行远,北郭先生,燕不负,莫言满面红光,将吴子昂送到门外。
8.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与吴子昂有过一面之缘的四位高手,左行远,燕不负,北郭先生,以及沉默寡语的莫言。
9.我们在路旁就会看到这样的标示牌:“靠左行驶”。
10.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
读音:zuǒ
[zuǒ]
(1)(名)左面;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
(2)(名)东:山~(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3)(形)偏;斜;不正常:~脾气|~道旁门。
(4)(动)错;不对头:想~了|说~了。
(5)(形)相反:意见相~。
(6)(形)进步的;革命的:~联|~派|~翼作家。
(7)〈书〉同“佐”。
(8)姓。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