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天罔人
【拼音】:qī tiān wǎng rén
【注音】:ㄑ一ㄊ一ㄢㄨㄤˇㄖㄣˊ
【词性】:成语。
【简体】:欺天罔人
【繁体】:欺天罔人
词语解释1.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欺天罔人[qītiānwǎngrén]⒈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基础解释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引证解释⒈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引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日求所以富强之説,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十》:“欺天罔人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售其欺罔之谋也。”
综合释义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欺天罔人[qītiānwǎngrén]修订本参考资料:欺瞒上天,蒙骗世人。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汉语大词典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明李贽《初潭集·师友十》:“欺天罔人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售其欺罔之谋也。”
国语辞典欺瞒上天,蒙骗世人。欺天罔人[qītiānwǎngrén]⒈欺瞒上天,蒙骗世人。引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明·李贽《焚书·卷二·答友人书》:「每见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岂特暴哉!」成语解释欺天罔人
辞典修订版欺瞒上天,蒙骗世人。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明.李贽《焚书.卷二.答友人书》:「每见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岂特暴哉!」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欺瞒上天,蒙骗世人。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明˙李贽˙焚书˙卷二˙答友人书:每见世人欺天罔人之徒,便欲手刃直取其首,岂特暴哉!
其他释义欺骗苍天,蒙蔽人民。
读音:qī
[qī]
(1)(动)欺骗:自~~人|童叟无~。
(2)(动)欺负:仗势~人|~人太甚。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wǎng
[wǎng]
(1)(动)〈书〉蒙蔽:欺~。
(2)(副)〈书〉没有、无:置若~闻。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