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子铺
【拼音】:yìn zǐ pù
【注音】:一ㄣˋㄗˇㄆㄨˋ
【结构】:印(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铺(左右结构)
【繁体】:印子鋪
词语解释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子铺[yìnzǐpù]⒈放印子钱的处所。
引证解释⒈放印子钱的处所。引《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料玳安正在印子铺帘子下走出来。”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印子铺、赌场,俱宜禁治。”
网络解释印子铺明代*当铺的别称。成化十六年(1480年)兵部尚书余子俊等言:“近者京城内外强盗滋多,盖因闯巷恶少与各处迪逃罪囚结聚党类,……往往聚徒开场赌博,博穷为盗,乃以所获衣物质于印子铺,抵取钱罐,苟图自给。”(《明宪宗实录》卷二O九)《金瓶梅》中亦称当铺为“印子铺”。
汉语大词典放印子钱的处所。《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料玳安正在印子铺帘子下走出来。”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印子铺、赌场,俱宜禁治。”
其他释义1.放印子钱的处所。
读音:yìn
[yìn]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pū,pù
[pù]
[ pū ]1. 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铺开摊平。铺床。铺垫(a.卧具;b.衬托,陪衬,写作技巧之一)。铺张。平铺直叙。
[ pù ]1. 商店:饭铺。肉铺。铺面。
2. 床:床铺。搭铺。卧铺。
3. 旧时的驿站:三十里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