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礼
【拼音】:sāng zǐ lǐ
【注音】:ㄙㄤㄗˇㄌ一ˇ
【结构】:桑(上下结构)梓(左右结构)礼(左右结构)
【繁体】:桑梓禮
词语解释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桑梓礼[sāngzǐlǐ]⒈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引证解释⒈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世梁太祖未建国前,崔禹昌擢进士第,有别业在汴州管内。引禹昌敏俊善接对,初到夷门,希梁祖意,请陈桑梓礼,梁祖甚喜。”
网络解释桑梓礼桑梓礼,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汉语大词典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世梁太祖未建国前,崔禹昌擢进士第,有别业在汴州管内。禹昌敏俊善接对,初到夷门,希梁祖意,请陈桑梓礼,梁祖甚喜。”
其他释义1.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读音:sāng
[sāng]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读音:zǐ
[zǐ]
(1)(名)梓树;乔木:桑~。
(2)(名)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匠|~人。
读音:lǐ
[lǐ]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