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汤赴火
【拼音】:dǎo tāng fù huǒ
【注音】:ㄉㄠˇㄊㄤㄈㄨˋㄏㄨㄛˇ
【词性】:成语。
【简体】:蹈汤赴火
【繁体】:蹈湯赴火
词语解释比喻不避艰险。蹈汤赴火[dǎotāngfùhuǒ]⒈比喻不避艰险。
引证解释⒈比喻不避艰险。引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⒈比喻不避艰险。引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成语解释蹈汤赴火
综合释义比喻不避艰险。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也要去竭力办到。◎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蹈汤赴火[@@@@@#####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网友释义成语蹈汤赴火拼音dǎotāngfùhuǒ解释比喻不避艰险。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示例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也要去竭力办到。(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词典版01.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1.小卒们今日愿效死力,惟将军所命,虽蹈汤赴火不辞!
2.他张迪,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蹈汤赴火,也要去竭力办到。◎徐兴业《金瓯缺》第一部第三章
读音:dǎo
[dǎo]
(1)(动)踩、踏:赴汤~火。
(2)(动)跳动:手舞足~。
读音:tāng,shāng
[tāng]
[ tāng ]1.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2.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
)汤。3.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4.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5.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6. 姓。
[ shāng ]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2. (湯)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