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呆口咂
【拼音】:mù dāi kǒu zā
【注音】:ㄇㄨˋㄉㄞㄎㄡˇㄗㄚ
【词性】:成语。
【简体】:目呆口咂
【繁体】:目呆口咂
词语解释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⒈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基础解释形容惊呆的样子。
国语辞典咂,以舌抵齿发声。目呆口咂指目光呆滞,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之形。目呆口咂[mùdāikǒuzā]⒈咂,以舌抵齿发声。目呆口咂指目光呆滞,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之形。引《隋唐演义·第五二回》:「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成语解释目呆口咂
辞典修订版咂,以舌抵齿发声。目呆口咂指目光呆滞,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之形。《隋唐演义.第五二回》:「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咂,以舌抵齿发声。目呆口咂指目光呆滞,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之形。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
出处《隋唐演义》第五十二回
其他释义咂:用舌抵齿发声。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形容惊呆的样子。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zā
[zā]
(1)(动)〈书〉用嘴唇吸:~了一口酒。
(2)(动)〈书〉咂嘴。
(3)(动)〈书〉辨别(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