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拔
【拼音】:tuò bá
【注音】:ㄊㄨㄛˋㄅㄚˊ
【词性】:名词。
【结构】:拓(左右结构)拔(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亦作“拓拔”。
基础解释见/'拓跋/',北魏的姓。鲜卑族拓跋珪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并吞黄河流域,建立魏国。即南北朝时北朝的北魏。也作「托跋」、「拓拔」。
引证解释⒈见“拓跋”。
汉语大词典见“拓跋”。《汉语大词典》:拓跋 拼音:tuòbá亦作“拓拔”。北魏皇族的姓。后改姓元。《金史·元德明传》:“元德明系出拓跋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臣祖宗本后魏,帝赫连之旧国,拓拔之遗业也。”
其他释义1.见'拓跋'。
1.第一天的比武,已经结束了,拓跋家族威震比武场,拓拔野名扬神都,肯定已经成为了趣谈。
2.拓跋伟那些门人家奴议论纷纷,对拓跋吉赞誉有加,把拓拔野扁得一文不值。
3.哈撒拖雷、拓拔台等人骑马走在大军的最后面,不时的回头张望,神色极为落寞三十万大军,横扫通州,威镇中原,却终究功亏一篑,落得仓皇北顾。
4.刚才结束的一战,让九黎人头领拓拔荒大为恼火,几次都是胜仗,这次集结大军打到南宫家族内域就是想逼迫他们割地称臣,没有想到竟出了意外输给了对方。
5.拓拔野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神炼之道,炼器、炼丹、制符、布阵,一通百通。
6.拓拔野言传身教,就拿今天买到的宝物,一一给夏雨萱讲解,让她收获颇丰。
7.而拓拔无惧从扬州出来后一路查问一直追踪到了幽州,这才又丢失了无极的消息,他们失望之余只好返回了京城,就在途经花街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项元信第一次拉弓的声音。
8.守久必失,猝不及防之下拓拔泽的胸口被鬼面男子印中,原本凌厉的攻击劲头徒然一泄,情急之下,强忍胸口剧痛,划出的左手快速回防。
9.拓拔野洞若观火,一切了然于胸,他已经有了打算。
10.赵薄肯定知道修真界有不准和异类有染的铁律,却故意隐瞒掉尼古拉家族的血族身份,澜姐一旦中计就等于是上了贼船,将拓拔家放在万劫不复的境地。
读音:tuò,tà
[tuò]
[ tuò ]1. 开辟,扩充:拓荒。开拓。拓展。拓落(a.宽广;b.潦倒失意。亦作“落拓”)。
2. 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3. 姓。
[ tà ]1.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拓印。拓本。拓片。
读音:bá
[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