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筹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一筹

一筹

【拼音】:yī chóu

【注音】:一ㄔㄡˊ

【结构】:一(独体结构)筹(上下结构)

【简体】:一筹

【繁体】:一籌

解释

词语解释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指一更。犹一着。一名,一个。一筹[yīchóu]⒈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指一更。犹一着。一名,一个。

基础解释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

引证解释⒈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引《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⒉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参见“一筹莫展”。引《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明王彦泓《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⒊指一更。引《晋书·赵王伦传》:“秀復告右卫佽飞督閭和,和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⒋犹一着。引宋陆游《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杨延和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⒌一名,一个。引《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网络解释一筹一筹词语的意思(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

综合释义用一根竹签来计数。《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明王彦泓《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参见“一筹莫展”。指一更。《晋书·赵王伦传》:“秀復告右卫佽飞督閭和,和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犹一着。宋陆游《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杨延和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一名,一个。《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汉语大词典(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景德传灯录·优波鞠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于石室。”(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明王彦泓《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参见“一筹莫展”。(3).指一更。《晋书·赵王伦传》:“秀复告右卫佽飞督闾和,和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4).犹一着。宋陆游《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杨延和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5).一名,一个。《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国语辞典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一筹[yīchóu]⒈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引《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佛经说人不可以著相,我们总算著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⒉比喻一个谋略、计策。引语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辞典修订版筹,一种古代的计算工具,于竹筹上刻有数字。一筹指一个等级、程度。《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佛经说人不可以着相,我们总算着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比喻一个谋略、计策。语本《宋史.卷四三四.儒林传四.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英语slightly bettercan find no way outnose outeven betterbe better by one tallyjust a little bit worsebe slightly inferiora stroke above

其他释义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3.指一更。4.犹一着。5.一名,一个。

一筹造句更多 >>

1.这场棋赛,他较胜一筹,取得冠军。

2.开发新产品要做到抢先一步,胜人一筹

3.我在我的时间里访问过很多胜海滩,图卢姆略胜一筹

4.他自己一筹莫展,你还向他求援,真是井中求火。

5.面对眼前这破乱不堪的景象,大家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6.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刻,一个包裹从天而降。

7.和他相比,你在这方面还略胜一筹

8.但在智利、卢森堡和英国,男生的表现略胜一筹

9.自己著实技逊一筹,口头虽然不服,但内心实已甘拜下风。

10.这两个指甲刀,红的稍胜一筹,好用一点。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chóu

[chóu]

(1)(名)计数目的用具:竹~。

(2)(动)谋划:统~兼顾。

一筹相关成语

一筹相关词语

关于一筹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一筹的单词更多 >>

包含一筹的歇后语

上一个:边筹

下一个:荩筹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