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
【拼音】:dān shí hú jiāng
【简体】:箪食壶浆
【繁体】:簞食壺漿
词语解释⒈ 老百姓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孟子·梁惠王上》英:receivesoldierswithbasketsofriceandvesselsofcongee;welcomesoldierswithfoodanddrink;箪食壶浆[dānsìhújiāng]⒈老百姓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孟子·梁惠王上》英receivesoldierswithbasketsofriceandvesselsofcongee;welcomesoldierswithfoodanddrink;
基础解释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自己拥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好军队受到人民欢迎的情况。
引证解释⒈ 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引:《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亦省作亦省作“簞壶”。林景行《听永见视新篇次韵却答》:“我吟匪簞壶,何以迎王师。”⒉ 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引:《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高子执簞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后用为饷馈食饮的典故。《孔子家语·致思》:“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匱饿者,是以簞食壶浆而与之。”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簞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⒈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引《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后用为犒师拥军的典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亦省作亦省作“簞壶”。林景行《听永见视新篇次韵却答》:“我吟匪簞壶,何以迎王师。”⒉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引《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高子执簞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壶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后用为饷馈食饮的典故。《孔子家语·致思》:“由也以暴雨将至,恐有水灾,故与民修沟洫以备之,而民多匱饿者,是以簞食壶浆而与之。”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簞食壶浆,不堪管待,聊表芹意。”
综合释义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网友释义箪食壶浆(dānshíhújiāng),箪:名词作动词,是用什么来盛、舀的意思。本意指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旧读sì):这里是名词,干粮主食;浆:发酵饮料(低度浊酒)。百姓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例如: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往往箪食壶浆来欢迎。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以箪食壶浆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国语辞典⒈ 军队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纷纷慰劳犒赏。引:《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箪食壶浆[dānsìhújiāng]⒈军队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纷纷慰劳犒赏。引《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成语解释箪食壶浆
辞典修订版军队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纷纷慰劳犒赏。《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成语词典版01.《孟子.梁惠王下》:「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源)02.汉.桓宽《盐铁论.伐功》:「文学曰:『古之用师,非贪壤土之利,救民之患也。民思之,若旱之望雨,箪食壶浆,以逆王师。故忧人之患者,民一心而归之,汤、武是也。」03.《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传三》引三国蜀.诸葛亮《诸葛亮集》:「今旍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04.《元史.卷一五零.石抹明安列传》:「(帝)即命明安引兵南进,所至,民皆具箪食壶浆以迎,尽有河北诸郡而还。」05.《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06.《西游记.第九六回》:「那一班僧,打一套佛曲;那一班道,吹一道玄音;俱送出府城之外。行至十里长亭,又设着箪食壶浆,擎杯把盏,相饮而别。」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其他释义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1.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往往箪食壶浆来欢迎。
2.当胜利的军队凯旋而归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热情地犒劳他们。
3.每当农忙时士兵常义务帮忙收割,今年农民以箪食壶浆,迎接他们。
4.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眾撤离,灾后大家备了箪食壶浆,感谢他们。
5.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众撤离,灾后大家备了箪食壶浆,感谢他们。
6.曹操引得胜之兵回来后,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表示欢迎。
7.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8.有山民居于中,其往来种作,黄发垂髫,箪食壶浆,并怡然自乐。
9.我的生活很简单,箪食壶浆就够了。
10.被暴力统治的人民在义军攻入城池后,箪食壶浆地迎接义军的来临。
读音:dān
[dān]
(名)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读音:hú
[hú]
(1)(名)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往外倒:茶~|酒~|喷~。
(2)(Hú)姓。
(3)(名)宫里面的路。
读音:jiāng,jiàng
[jiāng]
[ jiāng ]1. 比较浓的液体: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浆洗。
[ jiàng ]1. 同“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