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剂
【拼音】:fēn jì
【注音】:ㄈㄣㄐ一ˋ
【结构】:分(上下结构)剂(左右结构)
【简体】:分剂
【繁体】:分劑
词语解释1.调节,调剂。2.犹分际。分剂[fēnjì]⒈调节,调剂。⒉犹分际。
基础解释调节,调剂。犹分际。
引证解释⒈调节,调剂。引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二》:“盖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主持此气,以有其健顺;分剂其气,以品节斯而利其流行。”⒉犹分际。引清叶燮《原诗·外篇下》:“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间亦岂能无分剂?”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称谓:何者为形,何者为质,何者为义,何者为利。鉴其状态,权其分剂,而名立焉。”⒊分量。引《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復称量。”章炳麟《菌说》:“盖曰有养气,无淡气,则人将喝懣以死,而今分剂适合。”
网络解释分剂分剂,fēnjì,ㄈㄣㄐㄧˋ,调节,调剂犹分际。
综合释义调节,调剂。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二》:“盖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主持此气,以有其健顺;分剂其气,以品节斯而利其流行。”犹分际。清叶燮《原诗·外篇下》:“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间亦岂能无分剂?”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称谓:何者为形,何者为质,何者为义,何者为利。鉴其状态,权其分剂,而名立焉。”分量。《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復称量。”章炳麟《菌说》:“盖曰有养气,无淡气,则人将喝懣以死,而今分剂适合。”分剂[fēnjì]犹言分量丽。《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汉语大词典(1).调节,调剂。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二》:“盖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主持此气,以有其健顺;分剂其气,以品节斯而利其流行。”(2).犹分际。清叶燮《原诗·外篇下》:“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于天而足于己,然其间亦岂能无分剂?”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称谓:何者为形,何者为质,何者为义,何者为利。鉴其状态,权其分剂,而名立焉。”分量。《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章炳麟《菌说》:“盖曰有养气,无淡气,则人将喝懑以死,而今分剂适合。”
其他解释犹言分量丽。《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1.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大部分中成药小蜜丸都存在分剂量困难的问题。
2.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去冷也。若升量转火,饮之失度,体气便弱,精神侵昏。
3.建议中要求药物须原封不动,没有人用过,分剂量单位包装.
4.手性芳香胺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可用作手性助剂及手性拆分剂。
5.拆分采用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方法,在有机溶剂中用酒石酸为拆分剂,得到S型。
6.不兵已割切好的筒状丝网的右右端环用黏分剂粘接在网筒上.
7.很多假药都是粗制滥造的,所含活性成分剂量有误.[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151377/]
8.很多假药都是粗制滥造的,所含活性成分剂量有误.
9.拆分采用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方法,在有机溶剂中用酒石酸为拆分剂,得到S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1377/分剂造句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jì
[jì]
(1)(名)药剂;制剂:针~|麻醉~。
(2)(名)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冷冻~。
(3)(量)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
(4)(名)(~儿)剂子: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