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婚
【拼音】:wài hūn
【注音】:ㄨㄞˋㄏㄨㄣ
【结构】:外(左右结构)婚(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指姻戚。外婚[wàihūn]⒈指姻戚。
引证解释⒈指姻戚。引《逸周书·大武》:“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网络解释外婚wàihūnㄨㄞˋㄏㄨㄣ
网友释义wàihūnㄨㄞˋㄏㄨㄣ外婚指姻戚。《逸周书·大武》:“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
其他释义1.指姻戚。
1.反过来,我们可以说哪里有外婚制被发现,我们可以安心地期待在一定的调查之后,发现劫夺,至少是劫夺体系的痕迹。
2.维情离婚俱乐部所做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俱乐部中的很多会员都经历过不幸福的涉外婚姻。
3.维情离婚俱乐部所做的一项线上调查发现,俱乐部中的很多会员都经历过不幸福的涉外婚姻。
4.一句话,只要我们抛弃罗马氏族实行内婚制的奇怪观念,而同摩尔根一起承认它最初是实行外婚制的氏族,那么问题就很简单而不言自明了。
5.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
6.随著涉外婚姻离婚数量的增加,如今为离婚后生活提供帮助和谘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7.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8.附近的部落纷纷来投,就这样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宓羲又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母系社会。
9.宓羲又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10.庖牺又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hūn
[hūn]
(1)(动)结婚:未~|新~|~礼。
(2)(名)婚姻:~约|结~|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