扺掌而谈
【拼音】:zhǐ zhǎng ér tán
词语解释比喻极为欢洽的谈话。
引证解释指谈得很融洽。善言论者~,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解释扺掌,击掌(表示高兴),指谈得很融洽。
网友释义“扺(zhǐ)掌而谈”一词出处为《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此处“抵”字为通假字,现代用法为“扺”字。据199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2746页:“抵(zhǐ)“,同“扺”,参见“扺”。“扺(zhǐ)“释义中解释:“扺(zhǐ)“与“抵”本为两字,后混为一。解释:扺掌,击掌(表示高兴),指谈得很融洽。
国语词典比喻极为欢洽的谈话。《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隋唐演义.第三七回》:「两人意气相合,扺掌而谈者三日。」也作「抵掌而谈」。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
1.善言论者扺掌而谈,问地球一切事。◎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读音:zhǐ
[zhǐ]
(动)侧手击。
读音:zhǎng
[zhǎng]
(1)(动)手心;手掌
(2)(动)用手掌打:~嘴。
(3)(动)掌管;掌握:~舵|~权。
(4)(名)某些动物的脚掌:熊~|鸭~。
(5)(名)马蹄铁。
(6)(名)(~儿)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或橡胶:后~儿|钉一块~。
(7)(动)〈方〉钉补鞋底:~鞋。
(8)(Zhǎnɡ)姓。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tán
[tán]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