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侯
【拼音】:xí hòu
【注音】:ㄒ一ˊㄏㄡˋ
【结构】:袭(上下结构)侯(左右结构)
【繁体】:襲侯
词语解释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袭侯[xíhòu]⒈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引证解释⒈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阳成侯》:“后以军功封阳成侯,世爵。至啟禎间,袭侯某公薨,无子,止有遗腹,因暂以旁支代。”
网络解释袭侯袭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íhóu/hòu,是指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综合释义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阳成侯》:“后以军功封阳成侯,世爵。至啟禎间,袭侯某公薨,无子,止有遗腹,因暂以旁支代。”
网友释义袭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íhóu/hòu,是指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汉语大词典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阳成侯》:“后以军功封阳成侯,世爵。至启祯间,袭侯某公薨,无子,止有遗腹,因暂以旁支代。”
其他释义1.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1.自十三岁袭侯爵为将,征南战北,立下奇功无数,十八岁封公,二十六岁封王,乃神宗驾下第一位名臣。
2.鄂州古称“武昌”,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袭侯封王称帝的肇基之地,也是湖北省历史上唯一的王城兼帝都。(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08096/造句网)
3.鄂州古称“武昌”,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袭侯封王称帝的肇基之地,也是湖北省历史上唯一的王城兼帝都。(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4.鄂州古称“武昌”,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袭侯封王称帝的肇基之地,也是湖北省历史上唯一的王城兼帝都。【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208096/】
读音:xí
[xí]
(1)(动)军事上指出其不意的攻击:~击|侵~。
(2)姓。
(3)(动)照样做;依照着继续下去:~用|因~。
(4)(量)〈书〉用于成套的衣服
读音:hóu,hòu
[hòu]
[ hó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3. 姓。
[ hòu ]1. 〔闽侯〕地名,在中国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