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
【拼音】:bì àn
【注音】:ㄅ一ˋㄢˋ
【结构】:狴(上下结构)犴(左右结构)
【简体】:狴犴
【繁体】:狴犴
词语解释狴犴bì’àn。(1)传说中的走兽。(2)牢狱。狴犴[bìàn]⒈传说中的走兽。例王魔骑狴犴。——明·许仲琳《封神演义》英beast;fourfootedanimal;⒉牢狱。例狴犴使人多礼乎?——《法言·吾子》英prison;
网络解释狴犴(中国古代神兽)狴犴(bìàn)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
综合释义形状像虎的野兽。明杨慎《龙生九子》:“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狱门。”明胡侍《真珠船·龙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狴犴好讼,今狱门上兽吞口,是其遗像。”指恶狗。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指牢狱。汉扬雄《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无名氏音义:“犴,音岸,狱也。”《陈书·后主纪》:“眷兹狴犴,有軫哀矜,可克日於大政殿讯狱。”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乡閭安堵,狴犴空虚。”《水浒传》第四十回:“雁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明史·阉党传序》:“明代阉宦之祸酷矣……衣冠填於狴犴,善类殞於刀锯。”
汉语大词典(1).传说中的兽名。明杨慎《龙生九子》:“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明胡侍《真珠船·龙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狴犴好讼,今狱门上兽吞口,是其遗像。”(2).指恶狗。唐柳宗元《乞巧文》:“王侯之门,狂吠狴犴。”(3).指牢狱。汉扬雄《法言·吾子》:“剑客论曰:‘剑可以爱身。’曰:‘狴犴使人多礼乎?’”无名氏音义:“犴,音岸,狱也。”《陈书·后主纪》:“眷兹狴犴,有轸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乡闾安堵,狴犴空虚。”《水浒传》第四十回:“雁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明史·阉党传序》:“明代阉宦之祸酷矣……衣冠填于狴犴,善类殒于刀锯。”
国语辞典形状像虎的野兽,古时多将其形象画在狱门上。狴犴[bìàn]⒈形状像虎的野兽,古时多将其形象画在狱门上。引《广韵·平声·齐韵》:「狴,狴犴,兽也。」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德语eineBestieinderchinesischenMythologie;BezeichnungfürGefängnisimAltertum(S,Gesch)
辞典修订版形状像虎的野兽,古时多将其形象画在狱门上。《广韵.平声.齐韵》:「狴,狴犴,兽也。」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
法语Bi'an (
其他释义传说中的野兽名。为龙所生,形状如虎,有威力。常于牢狱之门绘其形,故又代称牢狱。
1.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2.龙生九子,为囚牛、睚眦、朝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螭吻、饕餮、椒图、蚣蝮等。
3.狴犴一看这大汉速度太快,躲到一旁,轮锤又砸,两人斗了一盏茶的功夫,也没分出个上下高低来。
4.龙神生有九个子女,囚牛、睚眦、嘲凤、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
5.而传闻,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6.君不见,贯高当时白赵王,身无完肤犹自强?今日蛾眉亦能尔,千载同闻侠骨香!含颦带笑出狴犴,寄声合眼闭眉汉。
7.关于等级的划分问题!都进来看看!狴犴。
8.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蟠螭、椒图、飸餮、鸱吻、足八、貔貅???
9.这与那花白的头发形成了反比例,后面一只狰狞的狴犴用那凶戾的目光注视着大殿。
10.初古年间,混沌祖龙携九子螭吻、狴犴、梼杌、狻猊等九大真血王兽攻天,征伐神灵。
读音:hān,àn
[àn]
[ hān ]1. 驼鹿。
[ àn ]1. 〔狴犴〕见“狴”。
2. 〔犴狱〕古代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亦作“岸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