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恩
【拼音】:mài ēn
【注音】:ㄇㄞˋㄣ
【结构】:卖(上下结构)恩(上下结构)
【简体】:卖恩
【繁体】:賣恩
词语解释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卖恩[màiēn]⒈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
引证解释⒈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引《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於赵,贩忠於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在中书。欧阳文忠公初自夷陵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龙图,为学士、河朔都转运。文忠始服公非卖恩者。”
网络解释卖恩“卖恩”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有所记载。
综合释义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於赵,贩忠於上。”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在中书。欧阳文忠公初自夷陵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龙图,为学士、河朔都转运。文忠始服公非卖恩者。”故意施恩于人,使人感激。《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张温传》:「温尚不容私以安于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
国语辞典故意施恩于人,使人感激。卖恩[màiēn]⒈故意施恩于人,使人感激。引《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张温传》:「温尚不容私以安于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
辞典修订版故意施恩于人,使人感激。《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张温传》:「温尚不容私以安于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
其他释义1.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
读音:mài
[mài]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读音:ēn
[ēn]
(1)(名)恩惠。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