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
【拼音】:kè bǔ lè
【简体】:克卜勒
【繁体】:克卜勒(johanneskepler)
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分析弟谷(布拉氏)所留下的观测数据,得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编成〈鲁道夫天文表〉,并曾观察到一颗超新星(被称为克卜勒超新星)的爆炸。也译作「刻卜勒」。
读音:kè
[k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读音:bǔ,bo
[bǔ]
[ bǔ ]1.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 预料,估计,猜测:预卜。
3. 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 bo ]1. 〔萝卜〕见“萝”。
读音:lè,lēi
[lè]
[ lè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勒。
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勒马。
3. 强制:勒令。勒索。
4. 统率:勒兵。
5. 雕刻:勒石。勒碑。勒铭。
[ lēi ]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勒紧。
2. 方言,强制,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