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射律
【拼音】:wú yì lǜ
【繁体】:無射律
词语解释⒈ 古十二律之一。无射律[wúyìlǜ]⒈古十二律之一。
基础解释古十二律之一。
引证解释⒈ 古十二律之一。参见“无射”。引:《红楼梦》第八七回:“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⒈古十二律之一。参见“无射”。引《红楼梦》第八七回:“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
汉语大词典古十二律之一。《红楼梦》第八七回:“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参见“无射”。
其他释义1.古十二律之一。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hè
[yì]
[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 yè ]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 yì ]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读音:lǜ
[lǜ]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