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蹼鹬
【拼音】:bàn pǔ yù
【简体】:半蹼鹬
【繁体】:半蹼鷸
法语Bécassin d'Asie
网友释义半蹼鹬[bànpǔyù](学名:Limnodromussemipalmatus)体形粗壮,嘴长似鹬。繁殖时下体淡红色,腰和后背白色。在泥滩和沙洲上结群;成密集队形飞行,降落后稍停片刻才散开觅食。营巢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到哈得逊湾的沼泽地,于美国南部到南美洲北部的海滨越冬。长喙半蹼鹬(L.scolopaceus)体长(包括喙)约30公分(12吋),其繁殖范围较短喙半蹼鹬(L.griseus)更趋西北方向。短喙半蹼鹬与长喙半蹼鹬除喙外,其大小相同,亚洲种称为亚洲半蹼鹬(L.semipalmatus)。
读音:bàn
[bàn]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读音:pǔ
[pǔ]
(1)(名)青蛙、乌龟、鸭子、水獭等水栖或有水栖习性的动物脚趾间的皮膜;便于划水:~趾|鸭~。
(2)(名)像蹼的用具:脚~|~泳。
读音:yù
[yù]
(名)鸟的一类;常在水边吃小鱼、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