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子
【拼音】:chā zi
【简体】:叉子
【繁体】:叉子
词语解释⒈ 西餐用具。小叉。叉子[chāzǐ]⒈西餐用具。小叉。
引证解释⒈ 西餐用具。小叉。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此时吃的是英腿蛋,那督办用叉子托了一个整蛋。”⒈西餐用具。小叉。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此时吃的是英腿蛋,那督办用叉子托了一个整蛋。”
综合释义叉子是古代的农具,经过了许多个世纪,没有人想到可以用它来进餐。直到11世纪时,一位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年轻女士将叉子带到了意大利,这个习俗才传到了欧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此时吃的是英腿蛋,那督办用叉子托了一个整蛋。”
汉语大词典西餐用具。小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此时吃的是英腿蛋,那督办用叉子托了一个整蛋。”
国语辞典⒈ 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小叉。叉子[chāzi]⒈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小叉。英语fork,CL:把[ba3]德语Gabel(S)法语fourchette,fourche
辞典修订版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小叉。
辞典简编版用餐时叉取食物的器具。一端有叉齿,一端有柄。 【造句】刀子与叉子是食用西餐时的必备用具。
英语broach
法语fourche、fourchette
其他释义1.西餐用具。小叉。
1.而另外一道九孔鲍则是稍显慵懒,需要用叉子把鲍鱼叉住,然后一口口细细咀嚼,其中的绵长就在这个秋天的夜晚闪烁。
2.学生们有的戴着红色恶魔扎煞这两只角的发卡,有的披着蝙蝠的黑披风,有的戴着巫师的高尖帽子,有的拿着个小鬼的叉子,都正兴高采烈的跳着,叫着,笑着。
3.北京警方分发带有半长圆形尖头叉子的长棍,学校的安全警卫人员可以用来与攻击者搏斗。
4.有些芋螺在捕猎时,喜欢把自己埋入沙子中等候。当猎物正好经过时,芋螺会射出它的叉子。
5.正餐牛排也用刀子切成若干小块,喊着老李来一块,小王尝一个,然后六只手六把叉子一起戳向一个盘子。
6.针对个人的饮食容量、使用方式,设计出专属食用沙拉的盘身跟叉子,让使用者在用餐时轻易叉取想要的食物,轻松愉快的享受用餐过程。
7.好与坏消息坏:有人从飞机上掉下来好,他有降落伞坏,降落伞没打开好,地下有一个草垛坏草垛里面有个叉子。好:他没掉到叉子上坏:他也没掉到草垛上。
8.他们抗议加拿大蒙特娄市菲律宾学童的困境,据说校方一再斥责学童必须使用汤匙和叉子吃饭。
9.西南边的河叉子已经被冻得很结实了。爬在冰面往下看,到处可见一些被定身术定住了一样的小泡大大小小,一串一串,像镶嵌在水中的珍珠串。
10.因为匆忙和心不在焉,他把叉子扎进了右眼。拔的时候连带着把眼珠子也一道拔了出来。
读音:chā,chà,chǎ,chá
[chā]
[ chā ]1.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鱼~。钢~。
2.用叉子刺取:~鱼。
3.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交~。打~号。
[ chà ]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
[ chǎ ]分开:~着腿。
[ chá ]堵住;卡住:路口~住了。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