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沥拉拉
【拼音】:lì lì lā lā
【简体】:沥沥拉拉
【繁体】:瀝瀝拉拉
词语解释⒈ 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⒉ 稀疏零乱貌。沥沥拉拉[lìlìlālā]⒈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⒉稀疏零乱貌。
基础解释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稀疏零乱貌。
引证解释⒈ 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亦指汁液零落下滴。引:张勤《民兵营长》:“外面的雨沥沥拉拉地一直没有停过。”例:如:夹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溜汤。⒉ 稀疏零乱貌。引: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队伍沥沥拉拉走得很不像个样子。”⒈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亦指汁液零落下滴。引张勤《民兵营长》:“外面的雨沥沥拉拉地一直没有停过。”例如:夹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溜汤。⒉稀疏零乱貌。引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队伍沥沥拉拉走得很不像个样子。”
综合释义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张勤《民兵营长》:“外面的雨沥沥拉拉地一直没有停过。”亦指汁液零落下滴。如:夹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溜汤。稀疏零乱貌。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队伍沥沥拉拉走得很不像个样子。”沥沥拉拉[lìlìlālā]形容水滴滴落声或水滴滴落的样子。如:「他随手夹了一筷子菜,沥沥拉拉的弄了一桌子汤水。」
汉语大词典(1).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张勤《民兵营长》:“外面的雨沥沥拉拉地一直没有停过。”亦指汁液零落下滴,如:夹一筷子菜,沥沥拉拉滴了一溜汤。(2).稀疏零乱貌。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队伍沥沥拉拉走得很不像个样子。”
国语辞典⒈ 形容水滴滴落声或水滴滴落的样子。例:如:「他随手夹了一筷子菜,沥沥拉拉的弄了一桌子汤水。」沥沥拉拉[lìlìlālā]⒈形容水滴滴落声或水滴滴落的样子。例如:「他随手夹了一筷子菜,沥沥拉拉的弄了一桌子汤水。」
辞典修订版形容水滴滴落声或水滴滴落的样子,如:「他随手夹了一筷子菜,沥沥拉拉的弄了一桌子汤水。」
其他释义1.雨点零星地不间断地降落貌。2.稀疏零乱貌。
1.鸟没飞远,被弓箭射了下来哀号,他便在鸟形边沥沥拉拉描出鲜血喷溅的样。
2.沥沥拉拉的屎尿、稠厚黄白色浊液与稀涔涔的猩红色血水混在一起,伴着一些组织的碎块,时急时缓地从下身不断流出,到处都是。
3.春节过后头一天上班,人们惯常印象中的“耍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的懒、散、慢现象多已淡出,代之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有序和清新。
4.按理说,前两天沥沥拉拉的小雨,能使李松辉和他的战友们吃口安稳饭了。
5.因为炊事员舀汤的速度相当快,如果用小口饭具,瓢底沥沥拉拉的汤汁就会滴回到桶里,这无疑是个损失。
6.沥沥拉拉把这两天到访的帖子逐个回复,现在静下来心来补上多多的日记。
7.但是大姐绝不允许油面酱汁沥沥拉拉洒得到处都是,每摊一个煎饼,就会麻利地把台面清理干净。
8.当老妈说,你一趟趟跑厕所,有时一晚上起夜七、八次,憋的脸色发青,沥沥拉拉,鞋、裤子上全是。
9.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10.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读音:lì
[lì]
(1)(动)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血。
(2)(名)液体的点滴:余~。
读音:lì
[lì]
(1)(动)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血。
(2)(名)液体的点滴:余~。
读音:lā,lá
[lā]
[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
读音:lā,lá
[lā]
[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