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受全归
【拼音】:quán shòu quán guī
【简体】:全受全归
【繁体】:全受全歸
词语解释⒈ 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
基础解释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
引证解释⒈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引: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祗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全归,髮肤无有毁伤者。”胡适《读<吕氏春秋>一》:“孝的宗教教人尊重父母的遗体,要人全受全归,要人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要人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这里也有一种全生贵己的意思。”
综合释义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全受全归[quánshòuquánguī]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直到生命结束。语本《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汉语大词典语出《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封建礼教认为人的形体来自父母,应当以完全无亏的身体,还之父母。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祗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全归,发肤无有毁伤者。”胡适《读〈吕氏春秋〉一》:“孝的宗教教人尊重父母的遗体,要人全受全归,要人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要人不敢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这里也有一种全生贵己的意思。”
国语辞典⒈ 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直到生命结束。引:语本《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辞典修订版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直到生命结束。语本《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直到生命结束。语本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出处《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其他释义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1.他一生无愧天地,可以算全受全归了。
读音:quán
[quán]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读音:shòu
[shò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
读音:quán
[quán]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读音:guī
[guī]
1. 返回,回到本处: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归还。物归原主。
3. 趋向,去往:归附。众望所归。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归并。归功。归咎。
5. 由,属于:这事归我办。归属。
6. 结局:归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归。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归,宣其室家”。
9. 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