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简金
【拼音】:pī shā jiǎn jīn
【注音】:ㄆ一ㄕㄚㄐ一ㄢˇㄐ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披沙简金
【繁体】:披沙簡金
词语解释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亦作:披沙拣金披沙简金[pīshājiǎnjīn]⒈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亦作:披沙拣金。
基础解释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亦作:[[披沙拣金]]。
引证解释⒈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寳。”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简金,正须明眼者决择之。”亦作“披沙拣金”。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寳。”明胡应麟《诗薮·元》:“宋人诗如披沙拣金,力多功少。”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三开间店面的书铺,四马路上还不算少,但那里面满架是薄薄的小本子,倘要寻一部巨册,真如披沙拣金之难。”
综合释义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正须明眼者抉择之。◎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披沙简金[pīshājiǎnjīn]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也作「排沙简金」、「披沙拣金」。
汉语大词典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简金,正须明眼者决择之。”亦作“披沙拣金”。唐刘知几《史通·直书》:“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明胡应麟《诗薮·元》:“宋人诗如披沙拣金,力多功少。”鲁迅《准风月谈·由聋而哑》:“三开间店面的书铺,四马路上还不算少,但那里面满架是薄薄的小本子,倘要寻一部巨册,真如披沙拣金之难。”
国语辞典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也作「排沙简金」、「披沙拣金」。披沙简金[pīshājiǎnjīn]⒈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梁·钟嵘也作「排沙简金」、「披沙拣金」。引《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成语解释披沙简金
辞典修订版去芜存菁,比喻精选。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晋黄门郎潘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也作「排沙简金」、「披沙拣金」。
出处梁·锺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其他释义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
1.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简金,正须明眼者抉择之。◎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
读音:pī
[pī]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读音:shā,shà
[shā]
[ shā ]1. 非常细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风沙。沙尘。沙砾(沙和碎石块)。沙漠。沙丘。沙滩。沙洲(江河里由泥沙淤积成的陆地)。沙暴。沙浴。沙疗。沙鸥(文学上指栖息岸边沙地的鸥一类的水鸟)。
2. 像沙的东西:沙糖。豆沙。沙瓤。
3. 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沙哑。
4. 姓。
[ shà ]1. 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读音:jiǎn
[jiǎn]
(1)(形)简单(跟‘繁’相对):~体字|言~意赅。
(2)(动)使简单;简化:精兵~政。
(3)(Jiǎn)姓。
(4)(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札|~册。
(5)(名)信件:书~|小~。
(6)(动)〈书〉选拔(人才):~拔|~任。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