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梨枣
【拼音】:fù zhī lí zǎo
【注音】:ㄈㄨˋㄓㄌ一ˊㄗㄠˇ
【词性】:成语。
【繁体】:付之梨棗
词语解释指刻版刊印书籍。⒈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成语解释付之梨枣
网友释义付之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序》:“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其他释义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1.古代刻书多用枣木、梨木雕版,凡书籍出版,均云‘付之梨枣’……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lí
[lí]
(1)(名)梨树;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
(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
读音:zǎo
[zǎo]
(1)(名)枣树。
(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