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烙印
【拼音】:huǒ lào yìn
【注音】:ㄏㄨㄛˇㄌㄠˋ一ㄣˋ
【结构】:火(独体结构)烙(左右结构)印(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火烙印[huǒlàoyìn]⒈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
引证解释⒈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引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这六个人……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汉语大词典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这六个人……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其他释义1.即烙印。比喻不易磨灭的标记。
读音:huǒ
[huǒ]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读音:lào,luò
[lào]
[ lào ]1. 用器物烫熨:烙衣服。烙印。烙花(亦称“烫花”)。
2. 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烙饼。烙锅贴。
[ luò ]1. 〔炮(páo)烙〕见“炮1”。
读音:yìn
[yìn]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