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舆
【拼音】:jīn yú
【注音】:ㄐ一ㄣㄩˊ
【结构】:金(上下结构)舆(上下结构)
【繁体】:金輿
词语解释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喻指宫闱。
基础解释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喻指宫闱。
引证解释⒈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引《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讎,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明方孝孺《蜀王殿下赐行厨酒膳奉谢》诗:“秦民拥路观金轝,口称盛德目睢盱。”⒉喻指宫闱。引姚锡钧《春声自序》:“上之载秘记於金舆,下焉採閭巷之琐语。”
网络解释金舆金舆是算命术四柱神煞之一。神煞包括吉神和凶煞。源于远古的神话传说。谓能致祸福于人类。
综合释义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讎,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明方孝孺《蜀王殿下赐行厨酒膳奉谢》诗:“秦民拥路观金轝,口称盛德目睢盱。”喻指宫闱。姚锡钧《春声自序》:“上之载秘记於金舆,下焉採閭巷之琐语。”
汉语大词典(1).亦作“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初其汉殿如子,燕城若雠,驱铁马以飞至,触金舆而出游。”明方孝孺《蜀王殿下赐行厨酒膳奉谢》诗:“秦民拥路观金舆,口称盛德目睢盱。”(2).喻指宫闱。姚锡钧《春声自序》:“上之载秘记于金舆,下焉采闾巷之琐语。”
其他释义1.亦作'金轝'。帝王乘坐的车轿。2.喻指宫闱。
1.兴扬仓储与上海金舆实为关联企业,而此番风险爆发则与上海金舆在钢贸融资过程中重复质押仓单有关。
2.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3.而金月出生的人命宫又有“金舆”的加持,吉星高照,一生可享荣华富贵,财大利多,遇事能转危为安,吉人自有天相。
4.且主星受“金舆”福星加持,不仅身体健康,财运大发,而且桃花运更是空前旺盛,很容易遇到意中人。
5.神仙神仙瑶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风晚。翠云开处,隐隐金舆挽。玉麟背冷清风远。
6.对于南部山区的众多景观,他建议整体推荐,如柳埠一带的佛教文化遗迹,可以统称“金舆佛踪”,卧虎山水库一带,可以统称“三川锁钥”。
7.这棵树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
8.能够得到上司赏识和提拔,并且有加薪升职的机会,因为金舆贵人的出现应该好好把握。
9.诗题“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市岸指垂杨,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
10.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素以奇秀著称。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yú
[yú]
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舆马。肩舆。
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3. 疆域: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